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是一首充满感慨与自省的诗篇,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怀抱的向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仕途失意的无奈与释然。
原文如下: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这首诗开篇即点明主题,“北阙休上书”,表明诗人已经放弃了向朝廷上书求仕的念头,转而回到南山老家。这里的“南山”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山川,更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寄托。
接下来两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他自谦“不才”,另一方面又感叹因身体多病而被旧友疏远。这种矛盾心理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失望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这两句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来映衬时光飞逝和个人衰老的过程。白发象征岁月无情,而新春的到来(青阳)却让人更加意识到一年将尽,人生短暂。
最后一联“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则进一步深化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在寂静的夜晚,诗人难以入眠,面对窗外松树映照下的月光,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这里不仅表现了个人情感上的孤寂,也隐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思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世界的剖析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伤的氛围。它既是对过往经历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在平淡中蕴含深意,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