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赣江之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楼阁建筑之一。它因唐代诗人王勃所作的《滕王阁序》而闻名遐迩。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王勃还为滕王阁写过一首五言古诗——《滕王阁诗》。这首诗虽然篇幅短小,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这首诗的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原文: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翻译:
高高的滕王阁俯瞰着江中的沙洲,
昔日佩玉鸣鸾的歌舞早已停止。
早晨,华丽的屋梁上飘过南浦的云彩,
傍晚,珠帘卷起时西山的雨滴纷纷洒落。
潭水中映照着悠闲的云影,
时光悠悠流逝,不知经过了多少个秋天。
如今阁中的帝子又在哪里呢?
只有那栏杆外的长江依旧独自流淌。
赏析:
这首诗开篇描绘了滕王阁雄伟壮丽的景象,“滕王高阁临江渚”一句,不仅点明了地点,也赋予了滕王阁一种超然于世的姿态。紧接着,“佩玉鸣鸾罢歌舞”则将视角转向过去,暗示这里曾经热闹非凡,但如今繁华已逝,徒留寂静。这两句通过今昔对比,营造出一种沧桑感。
第三、四句进一步刻画滕王阁周围的自然景色。“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这两句对仗工整,色彩鲜明,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与丰富的想象力。白天,阁楼上的雕梁画栋映衬着南浦飘来的白云;夜晚,珍珠串成的帘幕随着西山的细雨徐徐卷起。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第五、六句由景入情,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这里的“闲云潭影”象征着岁月的静谧与悠长,而“物换星移”则体现了自然界万物更替、世事变迁的规律。短短两句,便道出了人生如梦、光阴似箭的主题思想。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思考。“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昔日的滕王已经不在人世,唯有滔滔不绝的长江水依旧奔腾向前。这一问一答之间,既是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也是对现实无常的叹息。结尾以景结情,余味无穷。
总之,《滕王阁诗》通过对滕王阁及其周边环境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索。全诗语言优美凝练,意境深远开阔,堪称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王勃卓越的艺术才华,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