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江苏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结合本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江苏省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该《规范》旨在明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具体流程与技术要求,确保检测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江苏省内各类用人单位开展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冶金、建材、电子、机械制造等行业领域。同时,也适用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为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服务时的技术指导。
二、基本原则
1. 合法性原则:所有检测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以及标准的规定。
2. 科学性原则: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3. 及时性原则:及时发现并报告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4. 全面性原则:覆盖用人单位所有可能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岗位及环境。
三、检测内容与方法
(一)检测内容
主要包括粉尘、化学毒物、物理因素(如噪声、高温等)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具体检测项目应依据用人单位生产工艺特点及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结果确定。
(二)检测方法
- 现场调查: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生产工艺流程、防护设施配置等情况。
- 采样分析: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采样点设置原则进行空气样品采集,并送至具备资质的实验室进行分析。
- 数据分析与评价:将采集到的数据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进行对比,评估是否超标,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检测周期与频率
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对于高风险行业或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则需增加检测频次。此外,在新改扩建项目竣工验收前,也必须完成相应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五、监督管理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对辖区内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实施监督管理。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督促用人单位落实主体责任,确保各项检测工作按要求执行到位。同时,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监督举报,共同维护良好的职业健康环境。
六、附则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若日后国家出台新的规定或标准,则以最新版本为准。希望广大用人单位能够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积极履行法定义务,切实保护好每一位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以上就是关于《江苏省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规范》的主要内容概述。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能够进一步提升全省职业病防治水平,为广大劳动者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